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鄭氏時期

明永曆十五年(1661)四月初一日鄭成功登陸鹿耳門(今臺南市安南區顯宮土城一帶),十二日鄭成功親臨蚊港,相度地勢。五月初二日改赤崁為東都明京,設一府二縣,為承天府,天興縣、萬年縣。今嘉義縣境屬天興縣轄。

十八年(1664)八月鄭經改縣為州。今嘉義縣境屬天興州轄。

鄭氏下層行政組織有以「鎮營」為名,有以「里社」為名。

鄭氏軍隊派至各地駐紮,一面開墾,一面守衛,兼有管理當地住民之意。位於今嘉義縣境,雖無以「鎮營」為名,但可查知駐紮的鎮營,有義竹鄉的援剿後鎮,鹿草鄉的武驤左鎮,水上鄉、嘉義市的智武鎮,民雄鄉則有以「營盤」命名的地名。

而一般村社的地名,在清政府接收臺灣時,鄭氏歸誠所上清政府地圖中,所列地名,位於今嘉義縣境者,其中蚊港、啞里山(即阿里山)、打貓社在荷蘭時期已存在。增加龜佛山、土獅仔(今六腳鄉塗獅村)、南世竹(即南勢竹)、茄藤林(今太保市春珠里)等村社。

依伊能嘉矩(1867-1925)載「清領以前」已開墾之地,位於今嘉義縣境(含嘉義市)有:嘉義堡、打貓南堡、大康榔西堡、鹿仔草堡、龍蛟潭堡等五堡。依《臺灣開發史話》載,位於今嘉義縣境已開墾之地,有朴子、鹿草、水上、太保、六腳、民雄等地。

總之,鄭氏時期在今嘉義縣境的開墾,以沿海一帶鄉鎮為主,尤其六腳鄉為最盛,山線有民雄、中埔鄉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