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議長、陳副議長、各位議員女士先生、媒體朋友,大家好!
今天是嘉義縣議會第20屆第2次定期大會,章梁率縣府團隊前來進行施政報告,備感榮幸。在此首先感謝嘉義縣民支持鼓勵,張議長、陳副議長、所有議員先進指導,讓縣政推動能夠順利進展。
縣府過去半年來的重要工作報告,已於日前送交貴會,敬請議員先進們指導。
壹、前言
這幾年來我們共同努力的目標「農工大縣」,經過中央與地方的攜手努力,終於讓嘉義被台灣看見,被世界看見,而這樣的發展態勢還沒有停歇,它會隨著科學園區及無人機產業的發展,讓嘉義擁有更大的能量,吸引更多產業進駐嘉義。這幾年的發展讓我們開始對嘉義有夢想及想像力,這樣的夢想及想像力從60年代開始已經逐漸消失,現在我們又重新恢復嘉義的能量,這股力量將更快速的改變嘉義。
大家如果還記得,嘉義在農業社會曾經擁有發展的榮耀,西部鐵路與糖鹽森鐵通車,讓嘉義成為糧倉及東亞最大的檜木集散市場,而台灣經濟發展由農轉工,我們卻變成了發展停滯、人口外流的城市,讓我們感到失落及委屈。
中美貿易戰爆發引爆全球經濟重組,大量資金湧入台灣,配合中央的大南方發展,我們鎖定「低汙染、低耗能、低耗水與高產值」三低一高產業,讓農業縣發展與現代科技可以無縫接軌,智慧科學園區以及打造工業4.0,同時我們催生無人機產業聚落,讓嘉義縣躍升為西部科技廊帶的關鍵地位,我們整合軟硬體發展精準健康、智慧載具與智慧農業,為轉型打下堅實基礎。
現在無人機產業也被中央列為5+2國家戰略性產業,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總共匯集41個產官學研單位進駐,由中央成立專案辦公室,直接挹注產業發展。民雄航太園區則由中科院直接開發,讓產業開發時間直接縮短3~5年,從新創研發、生產製造、測試驗證、推廣應用與人才培育一條龍,讓嘉義縣的無人機成為臺灣與國際間的亮點產業,目前我們已經和土耳其、法國、捷克、美、日、英等15個國家簽署相關合作的MOU。
嘉義科學園區已於今年5月22日動土,預計115年下半年完成基礎設施,118年12月全區開發完成。馬稠後產業園區後期坵塊,均已標售完竣,其中有13家廠商已交地設廠中。
水上南靖產業園區總面積79.56公頃,第一期招商釋出約6.02公頃,已有4家廠商申租7筆坵塊。中埔公館產業園區總面積67.55公頃,第一期招商釋出約5.06公頃,已有10家廠商申租19筆坵塊。
民雄航太園區部分,考量無人機屬航太產業及國機國造之一環,由中科院擴大航太園區規劃,將東、西側進行整體開發,西側可開放合作廠商及其他無人機廠商進駐,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嘉義民雄院區東側第一期開發統包工程」於5月完成評選決標,預計今年年底動土。布袋水產加值園區全部14筆土地已全部標出,並皆完成交地、產權移轉,園區路燈及號誌現已供電。
福樂安居社會住宅將提供636戶社宅,預計117年3月完工;現由中央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辦理興建,已於今年6月開工,並已完成五大管線送審作業,目前進行地下室土方開挖中。
故宮南院國寶館已於111年9月動工,正在進行建築主體工程,預計115年10月完工,116年12月開館試營運。
現代化屠宰場計畫總經費20億,正由農業部修正中程計畫。本案改建完成後,將提供國內原肉品重要產銷調節功能。
茶改場現已重新定位為「台灣茶與飲料作物改良總場」,今年8月已完成可行性評估審查,預計今年12月完成先期規劃,113年提送中長程計畫,114年完成開發計畫。
農業是立國根本,也是本縣的基礎,在發展工商業的同時,我們更持續促進農業進步成長。為了因應世界趨勢、氣候變遷,本府致力推動智慧科技農漁業,提供縣民設備資金協助,輔導農漁民投入運用。品牌行銷方面,縣府從110年開辦「嘉義優鮮」以來,累計178店家、520項產品加入,幫助本縣農漁民開拓商機。對於囊括世界級咖啡賽前六名、登上國際舞台的嘉義縣咖啡,本府也展開「嘉義縣咖啡三部曲建置計畫」,在外銷、技術提供咖啡農協助,朝向品牌化、國際化、標準化前進。
嘉義縣除了產業轉型創新的挑戰,「超高齡社會」、「少子化」時代來臨,如何調整人口結構增加生育、吸引移居,亦是本縣必須面對的重大課題。
嘉義縣老年人口比例在今年8月底,已達全縣總人口數22.07%,是全國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縣市;18鄉鎮市中也已有15個鄉鎮,老年人口超過20%。因此本府拓展老人服務據點,推動「精準運動」計畫深入社區,讓更多長輩得到適切服務,全力達成「健康老化」目標。此外,對於伴隨老化經常出現的失智症,我們也相當重視,已經開辦29個失智社區據點,達成每個鄉鎮市失智據點涵蓋率100%,讓失智者都能得到應有的照顧。
營造友善托育環境是鼓勵生育的關鍵,本府積極佈建嬰幼兒公共托育設施,辦理平價優質的準公共化托育、育兒津貼補助及方案。針對縣內2歲以下幼兒在籍數超過200人以上鄉鎮市優先佈建,預計於10個鄉鎮市設立12所托嬰中心或公共托育家園。目前大林、朴子、水上社區公共托育家園已經營運,中埔、竹崎、新港等處正進行修繕工程。義竹公共托育家園、祥和及民雄公設民營托嬰中心預計今年10月以後陸續進行招生及試營運。
為了輔導青年返鄉、移居本縣,本府建置「嘉義縣青年孵化讚」一站式服務平台,整合最新訊息、課程培力、貸款申請、業師輔導及個案諮詢等資源;「嘉義縣青年創新創業獎勵補助計畫」藉由縣府創業資金挹注,讓青年成功創業營運。
在縣民從疫病防治到醫療照護上,本府啟動「行動醫療3.0」,全國首創打造綠能婦女保健專車及樂齡醫療專車,結合智慧科技升級醫療篩檢量能,今年7月打造遠距智慧眼底普篩及照護系統,透過社區巡迴服務,運用雲端及眼底AI判讀技術,於行動醫療場域篩檢、診斷、照護一條龍服務,關注縣民健康。
環境保護部分,本府以綠色旅遊、環教軸帶、淨零排放、水環境改善、循環經濟、焚化廠轉型升級及科技執法為施政主軸,推動各項污染防治工作措施,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本縣已訂定減量目標,2025年減量10%(排放量小於518.75萬公噸CO2e),2030年減量24±1%(排放量小於435.52萬公噸CO2e),2050年達淨零(碳中和+負碳),邁向2050淨零碳排願景。
今年環境品質提升措施再進化,本府提出「村里清潔大作戰」,各鄉鎮市每月擇一村里進行深度大掃除,並提出因地制宜改善規劃,徹底解決村里內環境衛生問題,現已執行清理96次村里共清出約168噸垃圾,今年本府也向中央爭取4,013萬元經費補助修繕14處公共廁所改善,提升本縣公廁品質。
經過四年半來,嘉義縣政府依據科學治理、落實農工並行策略,以及全體縣民共同支持打拚,「農工大縣」已經成為外界對嘉義縣的最新印象。儘管如此,章梁與縣府團隊沒有減緩腳步,我們不斷思考提升縣民生活品質、增進產業發展能量的各項方案。未來,縣府團隊將以「苦民所苦」、「質量提升」、「進步價值」做為縣政推動的三大原則,繼續推出符合民眾需求、世界潮流的政策措施,服務每一位嘉義縣民。
貳、近半年重要施政摘要
以下謹就縣府團隊半年來主要工作,摘要向各位議員女士先生報告如下:
一、 發展創新農業,推動智農產銷
(一) 智慧科技農業
112年是嘉義縣「智慧農業推動計畫」推動的第三年,計畫透過盤資源、組平台、建示範、展成果四個面向來推動,並著手解決智慧農業推廣面臨二大課題:「知識技術門檻」及「投入成本高」。經過111年的輔導與補助,本縣計新增63個智慧農業應用場域,累計案場數達116場;並持續更新資源盤點成果資料,其中技術服務廠商達78家、學研單位更新至22人,並建置「嘉義縣智慧農業跨域整合平台」Line官方帳號,提供智慧農業相關補助資源與課程資訊,及公開盤點資訊,提供給對智農有興趣的人了解、運用。112年縣府編列了智慧農業推動補助經費1,800萬元並再加碼1,465萬4,927元,提供民眾導入智慧農業設備資金上的協助,減輕農民的資本負擔,經審查核定補助104件,協助農、漁、畜產業升級。
(二) 推動蚵產業提升計畫,堅立產業競爭力
本縣是全國最大的牡蠣產地,隨著國際貿易自由化,越南進口蚵日益趨多,國產蚵面臨挑戰與競爭,為強化本縣沿海養殖蚵的市場競爭力,縣府從111年開始辦理蚵產業提升計畫,持續推動輔導工作,目前已有211戶蚵農導入生產追溯條碼(QR-Code),主動揭露生產資訊,提升消費者購買信賴度;同時112年底前將累計改善至少15處剖蚵場域,改善剖蚵環境及作業設備,確保蚵肉品質及減少作業人員勞動傷害;並且結合本地烤蚵吃到飽店家及台中米其林美食餐廳、水產教父海鮮門市等通路,辦理東石蚵美食地圖等行銷活動,帶動東石蚵產業的活絡發展。
(三) 現代化屠宰場
112年8月10日拜會行政院鄭副院長,說明本案執行重要性,已獲得行政院支持,會中允諾「同意由原編列之20億元經費額度內,先行補助建築物主體工程動工興建」,這將是國內第一家導入HACCP驗證認證制度的肉品市場,並以自動化監測設備推動屠體分級,建構肉品冷鏈物流系統,完善國產豬肉的整體溫控供應鏈;目前積極與農業部、朴子市農會及中央畜產會依工作進度執行中,預計116年6月主體標工程完工,117年3月正式啟用。
(四) 國本學堂
國本學堂從109年7月起開辦至今,已歷經兩屆國本學堂,累計授課時數405小時,參與人次共4,300人次以上,取得結業證書人數共計326人,授課主軸及內容分別有「科技農業」、「農業產銷人」、「農業專業化」、「信賴的職人精神」及「品牌形象塑造」,培育新一代農職人,在專業、信賴的基礎上共同打造嘉義縣專業的農業生產場域。第三屆已於112年3月開辦,課程主要包含「建構國本學堂修業規範,落實專業制度化」、「實施圓夢計畫,輔導農友創新轉型」及「建構職人專刊,提升農友自我價值」,並規劃「初階班」、「進階班」、「卓越班」等三階段班別。且為豐富課程架構及貼合農業發展與實際現況,新增「農業專業技術課程」(包含「農業水電基礎」和「智慧農業架設基礎」)、「專業課程」(例如計畫書撰寫及碳權計算)及「場域交流」等課程,預計於112年10月辦理完畢,開課時數為129小時,累計參加935人次。
同時開辦「嘉義縣國本學堂圓夢補助計畫」,鼓勵專業農戶解決在自身工作中所遭遇到的困難或未來發展的需求,提供國本學堂卓越班結業之學員,對於問題或技術缺口,從農業生產技術、科技應用前期研發、商品或服務之市場開發、整合行銷規劃等不同面向,融入「公版」、「公開」與「共享」等概念,提出計畫申請。第二屆「嘉義縣國本學堂圓夢補助計畫」於111年12月28日至112年2月6日受理申請,共計受理7案,經112年3月1日本府審查通過5案,補助經費計159萬8,365元。推動農業專業化,鼓勵農產業經營、技術研發與升級轉型,連結國本學堂專業化課程所培育新一代農民,促進課堂所學落地實踐,帶動嘉義縣農業升級。
(五) 嘉義優鮮品牌行銷
嘉義縣的農業經營型態以小農為主,小農具生產專業,但在行銷產品方面,單打獨鬥是難以創造聲量,也無法有機會與大型通路接洽。因此,本府建立「嘉義優鮮」農業共同品牌,透過縣府力量來強化品牌形象,媒合小農及業者上架各式通路,進而提高產品銷售量、增加農民收益。
從110年開辦受理嘉義優鮮產品審查,至112年9月止,目前累計審查通過共計178店家、520項產品加入品牌行列。所有的產品由縣府及外聘專業委員從店家申請資格、食安品管檢驗報告、品牌特色以及行銷發展潛力等面向進行評分,審核通過後,由縣府核發產品標章貼紙認證,消費者可以認明貼在產品上的嘉義優鮮標章並透過QR-code,就可以買到嘉義縣最優質、新鮮、安全的農特產品。
通過嘉義優鮮產品審查後,縣府會媒合小農與業者上架各式行銷通路資源,藉以擴展行銷管道。國內實體通路部分,目前在國道一號西螺和新營服務區國道休息站販售嘉義優鮮相關產品,在地據點中埔鄉農會穰穰直賣所也可以買到。虛擬通路則與全家好賣家(全家好賣+)、東森購物、台灣好農跨境電商等平台合作,設置嘉義優鮮專區供消費者選購。
除協助傳統通路開發外,本府亦組團帶領業者參加國內外食品展覽,如東京國際食品展、臺北國際食品展,輔導業者直接與通路型買家接洽大型訂單;也會舉辦適合小農參加之縣內外市集活動,向消費者面對面推廣自家產品,發揚嘉義縣小農產業。
在海外市場的拓銷,縣府與日本山口縣最大的連鎖超市「丸久超市」、台方出口商台農發股份有限公司、產地供應業者打貓果菜生產合作社展開合作契機,透過分散市場供應,調節嘉義縣鳳梨產量。從112年3月至8月底,穩定外銷金鑽鳳梨和牛奶鳳梨,累計出口量550公噸,丸久超市表示嘉義縣鳳梨品質優且佳,113年將再增加出口量,獲得長期穩定訂單。
此外,為拓展嘉義優鮮農產加工品海外通路,本府於112年9月5日至10日,在沖繩琉貿百貨公司辦理「嘉義優鮮-嘉義縣農特產品展售會」活動,行銷嘉義優鮮禮盒,消費者詢問度高、成果效益良好。除了日本以外,縣府也透過台灣好農外銷農產品至香港,現在嘉義優鮮小農的42項產品,在香港People’s Market也能買到。
縣府將持續提高嘉義優鮮品牌知名度,加強拓展嘉義優鮮行銷據點,並透過嘉義優鮮業者強強聯手,創造雙方聲量,進而帶動小農品牌的能見度,目標將嘉義好物行銷全世界!
(六) 動物保護措施
為控制野外成群遊蕩犬隻族群所引發民怨,縣府擴編動物保護管制隊人員並分區排班輪值,搭配成立精準捕抓專線,近四年受理民眾通報共計1萬2,100件,積極實施源頭絕育減量措施,辦理超過530場絕育活動,犬貓絕育量更突破2萬5,000隻,112年預計完成5,000隻,另經各鄉鎮市公所進行熱區盤點,擇定共7個鄉鎮市計21個村里加強執行人犬衝突熱區精進專案,積極實施遊蕩犬絕育後回放或移除等減量措施,並佩戴矯正器,以減緩攻擊行為,並為強化飼主責任全面執行有主犬隻清查及輔導,執行高強度犬貓源頭稽查及絕育,緩解犬隻群聚而衍生之追車咬人公共安全與影響環境衛生等問題。另亦同步成立獸醫師醫療團救援傷病動物,更藉由「浪愛友嘉」終養計畫與全國認養優惠措施最高之「浪我回嘉」認領方案,迄今完成認養1,350隻。
二、 活絡全縣經濟,開創發展契機
(一) 開創無人機產業及輔導新創扎根茁壯
1. 加速推動我國無人機產業發展型塑國家隊產業聚落
「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自111年8月13日由總統蔡英文親自主持揭牌啟用,共有24家廠商進駐,一年來陸續吸引國內外無人機上下游廠商加入,迄112年8月再添17家生力軍,共41家廠商進駐。依據行政院政策,有關無人機整體發展計畫確有其必要性,應比照智慧機械、亞洲矽谷、亞灣5G AIoT創新園區,以行政院專案及專責單位統籌成立推動辦公室,編列預算推動,由中央單位主導,地方政府配合執行。透過「打造亞洲創新育成中心計畫」項下,成立無人機推動專案辦公室、打造無人機創新育成中心、籌建無人機關鍵技術應用服務與關鍵製程技術,以及建立無人機驗證與法規諮詢服務中心等四大推動主軸。
2. 嘉義三大無人機場域建置進程
(1) 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持續爭取場域優化,協助經濟部工業局金屬機電組進駐亞創園區。
(2) 民雄航太產業園區:依據行政院指示,考量無人機屬航太產業及國機國造之一環,由中科院擴大航太園區規劃,將東、西側進行整體開發。東側以中科院使用為主,西側則可開放合作廠商及其他無人機廠商進駐。
(3) 義竹飛行場跑道:將由民航局協助納入無人機專案會議討論評估,列為重要工作項目之一,並請經濟部於「無人機產業推動發展專案計畫」經費中,提供規劃費作為縣府評估其他適合場址之用。
3. 打造科技創新生態系
配合亞創中心資源與民雄航太園區、嘉義科學園區等陸續設立,原新創基地轉型為加速器的角色,聚焦科技創新產業,輔導廠商爭取計畫資源,建立專業顧問團隊,協助新興產業加速從科技研發到成立公司的過渡期。本府也持續擴大產業交流媒合,每年定期辦理亮點活動,串聯無人機產業,公開每年新品發表博覽會,行銷場域知名度,包含國內外單位如美國在台協會、賑災基金會、財金文化謝金河董事長等約60名投資人、美商、日本消防局及捷克台灣商會等來訪不斷。
另於112年9月14日至16日以亞創中心作為品牌行銷輔導業者參與「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除有效打造亞創館意象,持續發揮產業群聚效應外,更是此次航太展內唯一以無人機專館展現的單位。三天展期吸引超過3萬人次進場參觀,包含來自55國逾720位國際企業人士來台參觀,其中前五大來源國為美國、日本、新加坡、韓國、印度,參展商對展出成果十分滿意,已紛紛洽詢下屆參展訊息,112年9月16日圓滿落幕,創造新商機。
無人機產業是嘉義新亮點,透過結合產官學研各界能量,攜手中央部會共同打造無人機大縣,是具備研發、測試、生產功能齊備的國家級產業聚落。
(二) 輔導特定工廠及積極推廣商圈經濟
1. 全面納管就地輔導
配合108年6月27日「工廠管理輔導法」部分條文修正,於109年3月20日起針對105年5月19日前存在之未登記工廠鼓勵提送納管申請,又特定工廠輔導係採階段性申請,目前共受理813家提送納管及特定工廠申請,總受理件數已高達1,722件,後續持續配合經濟部依相關規定辦理審查作業,以落實全面納管、就地輔導之目標。
2. 商圈聯合購物節
自109年起積極輔導或協助各鄉鎮市活絡地區成立商區組織,截至111年底已從原本1個商圈成長至9個商圈,預計112年底前會再增加6個商圈,持續透過目標商圈計畫推動,協助在地商家彼此凝聚共識,輔導商圈爭取政府資源提升店家服務品質及營造商圈特色,並透過辦理商圈聯合購物節刺激消費以活絡在地經濟,重新建構各鄉鎮市基礎商業生活機能,創造共榮、共好、共享的商業經營環境。
(三) 解決產業缺地問題及發展新興產業
1. 馬稠後產業園區後期、中埔公館、水上南靖及科學園區
(1) 為開發馬稠後產業園區後期,經五次公告標售,本府分回坵塊標售部份111.71公頃,已於112年5月標售完竣。另針對台糖公司分回坵塊,經持續與台糖溝通,已同意先行啟動產1-14坵塊之標租作業。
(2) 中埔產業園區為經濟部工業局所主導開發,園區總面積67.55公頃,預計劃設77筆坵塊。目前已有10家廠商申租19筆坵塊;第一區第二期部分也將釋出約4.52公頃,計12筆坵塊辦理標租。工程推動計畫採分期分區規劃,共分為三區。預計114年12月31日完成公共設施開發,開發期限為116年12月31日止。
(3) 水上產業園區亦為經濟部工業局所開發,園區總面積79.56公頃,預計劃設60筆坵塊。目前已有4家廠商申租7筆坵塊。工程部分預計112年10月2日申報開工。本園區預計115年12月31日完成公共設施開發,開發期限為116年12月31日止。
(4) 嘉義科學園區招商部分,目前已有8家潛在廠商欲承租,已有1家廠商「碳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112年8月28日通過南科管理局審議。工程將採分階段開發,預計115年下半年度完成基礎設施、118年12月全區開發完成。
2. 嘉義縣擴大縣治第一開發區、第二開發區市地重劃案
重劃區位於嘉義縣治周邊,鄰近有嘉義科學園區、馬稠後產業園區及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等重大建設,都市計畫規劃上導入綠色基盤設施,結合完整園區道路網,創造連貫且完整的友善步行綠化空間,劃設大面積公園供地區除可休憩使用,更可提供防災、滯洪功能,重劃新增可建築用地,可提高住宅供給量,帶動地方發展。
重劃完成後提供可建築用地約268公頃,公共設施用地約99公頃,本案已完成抵充地會勘、地上物查估,總計召開20場次座談會,近40場次睦鄰茶會,持續蒐集民眾回饋意見,做成圖卡於LINE官方帳號推播,方便民眾了解;為服務地主,於重劃區內設置駐點辦公室,提供直接諮詢服務,解答地主疑義,現階段藉由走訪在地地主,了解地方開發疑慮,並請里幹事協助帶領前往,以持續收取市地重劃同意書。
3. 嘉義縣大林鎮市地重劃案
大林鎮便利的交通與區位條件,近年來已吸引周邊諸多重大建設陸續投入,如慈濟大林分院、南華大學、大埔美智慧園區,且大埔美園區已有112家廠商進入,正進入營運成熟期間,為因應地區發展需求,配合產業發展需要,藉由市地重劃可取得必要的建築用地,健全都市發展,吸引人口移入。目前大林鎮有文高、公二及工乙等3案市地重劃,總面積達22.23公頃,重劃後總計可取得可建築用地14.38公頃,公共設施用地7.85公頃,3案重劃皆位於大林都市發展核心地區,鄰近生活機能完善,重劃完成後能提供大林鎮更多產業之住宅用地需求,促進大林整體都市發展。
4. 新港鄉板頭社區擬辦農村社區土地重劃案
新港鄉板頭社區因公共設施不足、道路狹小影響交通及消防安全、土地權屬複雜利用不易等問題,經社區提案及新港鄉公所提報,擬以既有農村社區為核心,透過農村社區土地重劃方式,適度擴大範圍,透過整體規劃,依據社區實際需要,配置道路、排水、污水處理、廣場、公園、綠地、停車場及土地所有權人認為為達現代化生活機能必要之其他公共設施等,並透過土地交換分合、地籍整理,使各宗土地成為坵塊完整、面臨道路,適合建築之土地,提高土地利用價值。
本案擬辦範圍位於新港鄉北側,面積約9.3公頃,內政部於112年6月16日同意辦理先期規劃,後續於先期規劃階段,將持續與地方溝通協調,配合地方意願,劃設適當配置,以符合地方所需,並實際改善地方生活環境。
三、 建構觀光軸線,促進旅遊發展
(一) 續創旅遊經濟
疫後觀光復甦,續辦瑞里紫藤花季、東石海之夏等特色活動,規劃部落體驗、山林步道、美食觀光、親子旅遊、生態體驗等多元旅遊主題,並搭配觀音瀑布重新開園進行波段議題行銷,透過參加台灣美食展、跨螢實境旅遊節目、名人代言、社群行銷、媒體踩線及網路宣傳等多管道行銷,強化旅遊資訊曝光,以帶動遊客旅遊動機,截至112年8月底遊客數達460萬人次。
(二) 北港溪(復興)鐵橋及周邊景觀改善工程
北港溪(復興)鐵橋為早期台糖運輸要道,周邊埋藏大量笨港街道遺址,透過鐵橋修復再利用,結合北港及新港既有景點及沿岸步道,發展跨縣觀光、文化、宗教、產業及教育等多元文化空間,具有承先啟後之歷史意義。
串連新港及北港兩端既有的觀光遊憩動線,從北港台糖綠廊一期工程、天空之橋及女兒橋,融合藍綠帶的自然景觀,延伸週邊的自行車道及行人散步動線,把舊鐵道的生命延續至新港。112年5月9日開工,預計113年12月完成。
(三) 仲夏表演藝術節
為達到「藝術日常、生活化」目標,將表演藝術置入鄉鎮、社區,讓民眾親近享受藝術,故辦理「仲夏表演藝術節」。
首部曲仲夏嘉藝「明華園戲劇總團-超炫白蛇傳」於112年8月27日在縣府前廣場演出,另安排「紙風車劇團-哪吒鬧龍宮」於112年10月20日在縣府前廣場表演,此外在太保市、民雄鄉、溪口鄉、朴子市、東石鄉、布袋鎮、中埔鄉、阿里山鄉、大埔鄉等9鄉鎮,亦有系列精彩表演,總參與累積近6萬人次。
四、 道路建設改善,強化交通網絡
(一) 建構多層級交通網絡,打造便利生活圈
1. 新港鄉溪北村嘉49線六興橋改建工程,決標金額3億2,000萬元,112年9月30日通車。
2. 布袋商港聯外道路新闢工程,核定工程費13億3,802萬元,設計中。
3. 縣道161線布袋鎮龍宮橋引道16k+510-16k+775段改建工程,決標金額4,650萬元,預定112年11月初開工。
4. 縣道164線22K+620-28K+150段(新港-民雄)道路改善工程,決標金額1億5,013萬元,目前進度6%,預定113年12月底完工。
5. 民雄鄉嘉76線2K+240-3K+500道路拓寬改善工程,決標金額5,775萬元,目前進度83%,預定112年11月底完工。
6. 民雄頭橋地區都市計畫特II道路銜接13號(含13-2)道路工程,決標金額4億2,660萬元,由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施工中,目前進度0.01%,預定114年12月底完工。
7. 民雄(頭橋地區)都市計畫文隆村山腳社區10M聯外道路新闢工程,核定工程費2,300萬元,設計中。
8. 太保市嘉64線5k+940-6k+990段埤麻腳至港尾里管事厝拓寬工程,核定工程費8,910萬元,設計中。
9. 太保都市計畫區6號計畫道路新闢工程,核定工程費9,470萬元,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設計中。
10. 嘉義縣治都市計畫區II-3號道路拓寬工程,核定工程費2億390萬2,000元,設計中。
11. 中埔鄉嘉139線5k+100-9k+945及銜接台18連絡道拓寬工程,決標金額2億9,800萬元,目前進度57%,預定113年6月底完工。
12. 中埔鄉嘉134線1k+200-2k+100拓寬工程,核定工程費6,659萬元,設計中。
13. 水上鄉義興村縣168線第二期道路拓寬工程,核定工程費1億1,011萬6,000元,上網招標中。
14. 水上鄉水上(北回地區)都市計畫道路編號六北段及十三等道路拓寬工程,核定工程費1億3,589萬1,000元,設計中。
15. 嘉義縣仁義潭風景特定區10米計畫道路(環潭公路至台3線)新闢工程,核定工程費4億8,862萬8,000元,辦理招標前置作業中。
16. 由布袋鎮、太保市、義竹鄉、中埔鄉、鹿草鄉、溪口鄉、大埔鄉公所執行之生活圈計畫(市區道路)改善案,共10案,總經費9億1,436萬6,000元,執行中。
17. 提升原鄉部落道路安全
為提升原鄉部落道路安全,爭取原住民族委員會補助辦理「原住民部落特色道路改善計畫」:
(1) 來吉五鄰橋復建工程:原住民族委員會核定補助1億2,153萬元辦理,至112年8月31日預定進度50.83%、實際進度為49.95%。
(2) 豐山村行天一號橋橋梁引道改建工程:原住民族委員會核定1,149萬8,000元辦理,橋梁主體嘉邑行善團已於112年8月施作完成,本府接續施作引道工程,112年7月31日開工,預計113年1月26日完工。
(3) 茶山村竹子屋及岱比札娜部落聯絡道路改善工程:原住民族委員會於112年8月核定1,698萬元辦理,已完成規劃設計,目前上網公開招標中。
(二) 提高道路品質,增加行人安全─縣鄉、市區村里道路品質提升
1. 112年縣鄉道維護計畫,總經費1億3,500萬元,共72路段(18鄉鎮),併案後共15案,已完成7案,施工中8案。
2. 110-114年前瞻2.0-提升道路品質計畫(公路系統)旗艦計畫,核定縣道159線(5K+250~9K+620)媽祖文化大道道路品質提升工程,總經費2億2,727萬3,000元,辦理招標作業中。
3. 110-114年前瞻2.0-提升道路品質計畫(公路系統)第三波,公路總局核定8案道路改善,總經費1億8,181萬6,000元,已完成東石鄉、六腳鄉、布袋鎮等多條縣道及鄉道,另大林鎮、新港鄉、民雄鄉、竹崎鄉、梅山鄉等執行中。
4. 110-113年前瞻2.0-提升道路品質計畫(內政部)第二次,核定35案(非人行30案、人行5案) ,總核定經費3億5,209萬5,000元,由各公所及本府執行中,已完工28案,7案執行中。
5. 110-113年前瞻2.0-提升道路品質計畫(內政部)第三次,內政部於112年9月4日核定45案(非人行39案、人行6案) ,總核定經費6億5,563萬8,000元,未來將由公所及本府執行。
(三) 掌握交通要道橋梁安全,達到降低斷橋突發災害─養護道路橋梁及特殊風險橋梁改建計畫
1. 本縣每2年定期檢測鄉道、市區村里道路橋梁,針對縣道橋梁加強每年定期檢測,另特別於颱風豪雨或地震後,針對老舊橋梁進行更專業的非破壞檢測作為,確實掌握交通要道橋梁安全,達到降低突發災害、橋梁延壽目的。
2. 112年辦理縣道、鄉道橋梁檢測及縣道、市區村里道路橋梁維修。
3. 112年7月杜蘇芮颱風過後特別橋梁檢測,針對24小時累積雨量超過200mm之竹崎鄉、梅山鄉、番路鄉、阿里山鄉橋梁進行特別檢測71座。
4. 112年9月5日地震過後特別橋梁檢測,針對震度5級以上鄉鎮(民雄鄉)橋梁進行特別檢測56座。
5. 112年9月豪雨過後特別橋梁檢測,針對24小時累積雨量超過200mm之中埔鄉、民雄鄉、新港鄉、番路鄉、竹崎鄉及水上鄉橋梁特別檢測,預定112年9月30日前完成檢測。
6. 本縣近年來已完成民雄陸橋、蒜頭大橋、下庄尾橋、大埔久恭橋、六腳玄天橋、太保嘉62線無名橋、水上潭上橋、鹿草無名橋、龜佛山橋、中埔裕民橋、江菜橋、布袋龍宮橋、新港六興橋、東石臥龍橋、布袋龍宮橋等15座橋梁改建,另尚有大埔鄉光輝橋、自強橋、生活圈嘉139線包含7座橋梁,陸續改建中,改建完成後將增進地方公路網運作效率及交通安全,促進地方發展。
(四) 暢通交通,降低交通事故─危險、瓶頸路段改善計畫
1. 山區瓶頸路段-縣道159甲線(番路-竹崎)、縣道162甲線(太平-瑞里)、縣道166線(竹崎-瑞里)、縣道169線(太和-奮起湖)、縣道169線(石桌-里佳)等路段,先期基本規劃已完成,衡量實際交通需求急迫性、重要據點連貫周邊路網完整性及本府執行能量,已獲交通部公路局核定3案,總經費3億6,477萬元,辦理勞務招標前置作業中,為嘉義縣竹崎鄉嘉117線(6k+060-6k+660)、縣道169線17k+200-21k+850奮起湖-石棹段及縣道169線21k+923-34k+000石棹-達邦段等3案。
2. 縣道169線明隧道改善工程,因應山區落石嚴重路段設置明隧道,提高行車安全,總經費1億8,630萬元,設計中。
(五) 景觀及人行環境工程
1. 辦理城鎮風貌形塑計畫工程計2件,總經費1億2,834萬6,153元,其中111年度1件(施工中),112年度1件(工程招標中)。
2. 辦理前瞻提升道路品質改善計畫(人行類)計3件,總經費1億3,992萬153元,其中112年度3件(工程決標1件、規劃設計中2件)。
3. 辦理校園週邊道路改善計畫補助案件計2件,總經費4,200萬元,其中112年度2件(規劃設計中2件)。
4. 辦理特色公園改造計畫計13件,總經費2億5,953萬5,943元,111年度5件(已完工3件、施工中2件) ,112年度8件(規劃設計中)。
(1) 已完工:朴子藝術公園整體再造暨周邊休憩空間串連工程112年5月14日完工;中埔鄉和睦地區市地重劃區多功能運動建置工程112年6月5日完工;水上鄉民生社區公園整修工程112年9月7日完工。
(2) 施工中:新港公園景觀改造工程預計112年12月完工;布袋鎮過溝公園景觀改造工程預計112年11月底完工。
(六) 公共運輸及設施
1. 幸福巴士計畫
為提升本縣大眾運輸服務、改善本縣偏鄉村里交通,降低長輩及行動不便者能夠降低因自行駕車或騎車所衍生之交通事故,本縣辦理交通部公路總局幸福巴士計畫,提供縣民就學、就醫及採買便捷交通服務。目前已有10鄉鎮共20條路線營運中,其中朴子市、東石鄉、布袋鎮及大埔美轉型為幸福小黃,以更符合經濟效益車型且能靈活調度,提供民眾更完善之幸福巴士(小黃)服務。未來預計有水上鄉、鹿草鄉、民雄鄉、梅山鄉及新港鄉加入幸福巴士(小黃)服務行列,讓本縣公共運輸服務更臻便利。
2. 嘉義縣布袋鎮簡易型轉運站新建工程
布袋轉運站之基地位於布袋鎮自由路及上海東路路口處,目前已獲交通部公路局補助,工程經費3,785萬元,112年8月7日開工,預定113年6月底前完工驗收啟用,完工將可提高嘉義縣海區的公共運輸市占率、公路公共運輸載客量及公共運輸服務滿意度並降低私人運具使用等效益。
3. 嘉義縣市鐵路高架化延伸計畫
推動「嘉義縣市鐵路高架化延伸計畫」案,計畫範圍為民雄鄉,路線總長7.42公里。行政院於112年5月24日院臺交字第1121024130號函核定綜合規劃。核定總經費約173.48億元(中央補助146.804億元,本府自籌26.676億元),預定120年高架通車,由交通部鐵道局執行工程細部設計發包作業。
4. 持續辦理公車候車亭、整合式站牌、LED電子看板等候車設施及乘車資訊,更新、建造及維護工程。
五、 重視防洪治水,厚實防災能量
(一) 水利前瞻基礎建設
1. 埤子頭系統-埤子頭滯洪池(二期)已於111年6月7日開工,預計113年6月16日完工,俟完工後可再增加滯洪量約86萬立方公尺。
2. 0823淹水事件後,針對台19線以西抽水量能及低地排水系統加強改善;前瞻第4批抽水站治理工程截至112年3月中已全數完成;另為更全面性保護村落免於水患困擾,於前瞻第5批治理工程中增設3件抽水站設施;2件已完工、1件施工中,預計113年2月底前完工,俟完工後抽水量可再增加15cms。辦理前瞻第4批及第5批計畫工程,共可增加沿海地區38cms之抽水量。區域排水整治工程截至112年9月,完成排水護岸整治長度增加約13公里,除了可更有效改善洲仔村、過溝、鹿寮、掌潭村、栗子崙、塭仔、磚仔窯、後埔等原來8處較嚴重易淹水情形外可再增加港墘村、柴林村及東石村等3處村落及村民生命財產安全。
3. 為擴大排水清疏執行面之功效,提報112年度一般性補助款辦理縣管區域排水清疏作業,中央清疏工程總經費5,395萬4,000元,另本縣自籌950萬元以開口契約方式辦理「水利建造物維護及雜物撈除搶險計畫」,預計清疏長度90,000公尺,目前已完成77,400公尺;並已加強瓶頸段清淤,可提升排洪能量,有效降低水患風險。
4. 為快速掌握淹水資訊,辦理本縣智慧防汛網,設置244組路面淹水感測器,即時監控並準確傳回水位高度,另228臺移動式抽水機安裝GPS車載機,隨時掌握機組支援位置及運轉情形,目前已經介接約125站抽水站水情訊號,隨時掌握抽水機運轉情形;轄內23座滯洪池、82處區域排水及防潮閘門皆安裝水位計,確保颱風豪雨前將滯洪池降至最低水位,亦可掌握區排水位高度並了解與堤頂相對位置;同時已介接110處CCTV,可隨時掌握全縣防汛設施的運作並利提前決策調度。於第一時間掌握資訊即時通報,以利提前決策調度,精進本府防災應變作業,並開發手機APP版本供民眾下載參與及水情資訊公開目標。
(二) 推動下水道工程,改善排放水質,提升生活水準
本縣污水下水道工程用戶接管總戶數為1萬6,651戶;「民雄鄉(頭橋地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二期管線及用戶接管工程第一、二標」及「民雄鄉(民雄地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管線及用戶接管工程第一標」執行中,「太保、擴大縣治暨高鐵特定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整併計畫」送營建署審查中,「大埔鄉污水下水道系統」辦理基本設計中,另「民雄鄉(民雄地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管線及用戶接管工程第二標」發包資料送營建署審查中,本府將積極提升本縣公共污水下水道用戶接管普及率。
(三) 辦理重劃區外農路改善工程及野溪整治工程
向農村水保署爭取補助山坡地及平地農路改善計畫共5,188萬元,目前陸續完工結案;向水利署爭取水庫集水區野溪及崩塌地整治工程共1,649萬元,目前施工中。積極辦理災害復建工程提報,111年5月及6月豪雨、7月及8月豪雨、9月軒蘭諾颱風公共設施災害復建工程共提報302件,核定經費6億4,434萬元,目前陸續完工結案。112年杜蘇芮及卡努颱風、海葵颱風災害復建工程辦理提報中。預期將改善偏遠地區之農產運輸,並整治集水區之災害,達到邊坡穩定、減少土砂產出的效果。
六、 致力培育英才,優化學習環境
(一) 全新課桌椅、智能新風換氣系統進入教室
本縣國中小課桌椅自民國93年更新1萬6,000套至今未再編列專案補助,考量大多數學校課桌椅老舊,實有汰換必要,於112年初編列經費3,500萬元,汰換近2萬2,000套課桌椅,新課桌椅於8月份起已開始陸續配送至各校,預定於11月底前全數配送完畢。
另考量大林鎮、新港鄉、民雄鄉、溪口鄉等四鄉鎮位於工業區下風處及校園關閉門窗開啟冷氣,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高,影響學生健康及學習品質,編列經費4,800萬元進行第一階段800套「智能新風系統」裝設,預定於112年10月底前全數裝設完畢。有關擴大設置部分,將規劃於112年底建置完成後進行半年期之數據監測及改善成效分析,再據以編列114年度預算進行改善,惟改善進程仍參考環保局提供之第2階段鄰近工業區或併同第3階段朴子測站上風處做為優先改善標的。
(二) 深化英語教學 接軌國際
112年7月31日本府和美國加州洪堡郡教育廳官員Colby Smart簽訂教育合作意向書(MOU),開啟嘉義縣教師與美國教師專業交流與互訪機制。預計自112學年度起開始辦理兩地學校線上交流,藉此暢通雙方教師們專業合作與課堂討論的管道,提升嘉義縣教師們的英語溝通能力與國際視野,進而使本縣更多學校與國外締結姊妹校,讓嘉義囡仔有更多的機會結交外國朋友和進行出國交流,培養國際觀與提升未來競爭力。
本府為增加學生英語學習機會,編列300萬元推動國小低年級課後英語班,擴增學生使用英語的頻率與機會,111學年度於14所中大型學校試辦,112學年度擴大辦理範疇,計35校申請辦理。另10校申辦部分領域課程雙語教學實施計畫,延伸學生運用英語文習得各領域知識的機會,擴大英語文教育之學習範疇。
(三) 首次辦理2023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機器人季後賽
機器人是科技發展趨勢,自動控制技術將延伸至生活的各面向,機器人賽事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培育出許多科技人才,嘉義縣鼓勵孩子們踴躍參賽,112年起提供補助讓學生參與國際競賽,期望更多學生能走上國際舞台,開拓視野。
112年度本府補助竹崎高中「FRC7551」團隊參加FIRST機器人競賽活動,學生獲得程式設計及外語等跨領域整合能力,另於112年7月29至30日攜手新北市政府教育局共同辦理FRC機器人季後賽,共有來自全國18所高中、300位學生代表參賽,透過競爭與合作,學習分享、互助及互利。本縣竹崎高中榮獲「團隊可持續性發展獎」。
(四) 嘉義縣立圖書館嶄新開館啟用
縣立圖書館為提供縣民更優質的休閒、學習空間,依分齡分眾原則進行空間改造,於112年5月28日嶄新開館,擴展公共圖書館價值;並行銷公共圖書館為多元化、全齡化的學習平台,進而提升全民閱讀力。
為提升服務效能,增加2部自助借書機,自己操作借書相當方便、快速,讀者相當喜愛這樣的服務。
充實圖書數位資源,112年9月起採購新的電子書、電子雜誌平台(HyRead),只要申請有嘉義縣公共圖書館借書證的讀者就可以登入使用,每位讀者可以同時借閱10本電子書或電子雜誌。
為方便民眾就近借閱,本縣19所公共圖書館的書籍均可相互流通,民眾只需在圖書館系統查詢想借書籍,均可透過通閱服務,到鄰近的圖書館取書、還書,自110年10月起,通閱服務量共計申請3萬4,852冊。
七、 完善社福照護,打造友善職場
(一) 全國金卓越社區選拔,榮獲2優等2甲等佳績
為輔導社區志工投入福利社區化各項服務,成立社區培力育成中心,聘請專案社工陪伴社區,並透過本縣福利社區化推動協會輔導員的實地輔導,鼓勵社區參與衛生福利部金卓越社區選拔。112年9月成績揭曉,各社區表現出色,有大埔鄉和平社區及大林鎮平林社區獲績效組優等獎,新港古民社區發展協會及義竹東過社區協會獲甲等獎,成績為嘉義縣歷年最優。
(二) 推動「兒童及少年未來教育與發展帳戶」
扶助弱勢家庭脫貧計畫配合中央政策推動「兒童及少年未來教育與發展帳戶」扶助弱勢家庭脫貧計畫,每名兒童每年最高可獲得1萬5,000元之相對提撥款,累計至112年9月本縣符合資格之家戶有661人,已輔導505人參與本計畫,開戶率為76.4%,繳存率為88%。
(三) 強化輔具資源佈建及服務
本縣運用中央獎助經費及縣府自籌經費,強化輔具服務之近便性與可及性,目前設有1處輔具中心、8處輔具據點及4處輔具便利站,經統計112年5月至112年9月,本縣提供輔具服務約計1萬2,388人次;另輔具補助之受益人數計383人次,補助金額共計473萬3,416元。
(四) 佈建友善育兒空間-社區公共托育家園及公設民營托嬰中心
為提供本縣家庭平價、優質之育兒服務,協助父母減輕照顧幼兒的壓力,已申請衛生福利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補助暨編列本縣配合款,推動「佈建友善育兒空間計畫」,針對縣內2歲以下幼兒在籍數超過200人以上之鄉鎮市優先佈建,預計於10個鄉鎮市設立12所托嬰中心或公共托育家園。目前大林、朴子、水上社區公共托育家園營運中,各收托幼兒12人。另中埔、竹崎、新港修繕工程目前進行中;義竹公共托育家園、祥和及民雄公設民營托嬰中心已完工,俟完成驗收取得使用執照後,於112年10月後陸續進行招生及試營運。另新建之布袋公設民營托嬰中心工程進行中,中埔公設民營托嬰中心於112年8月決標,預計10月辦理動土典禮,水上公設民營托嬰中心委託設計監造標採開口契約方式辦理,刻正辦理基本設計中。
(五) 提升村里照顧涵蓋率及擴增長照量能,讓長輩在地安老
積極拓展各項老人服務據點:截至112年9月,已佈建長照C 250點(社照C144、醫事C98、文建C8)、老人食堂56點、長青活力站25點、關懷據點39點,設置於242個村里(已扣除重複村里),涵蓋率達68%。
(六) 推動「精準運動」計畫至全縣各社區
本府進行本縣高齡者體適能檢測,結果顯示長輩64%下肢肌肉量低,且體脂肪量過高。110年至111年度本府委託臺灣樂齡體智能研究推廣協會培訓兩期計54位精準運動指導員,以「增肌勇骨.反應平衡防跌」為運動訓練目標,介入100個社區執行運動訓練,成效顯示肌肉與關節活動度都獲得有效改善,且整體平均生理年齡比實際年齡少4歲。
112年為賡續辦理老人肌力訓練,本府與中正大學合作推動「嘉義縣精準功能性運動指導員培訓認證與媒合計畫」,第3期招募培訓50位精準運動指導員;並媒合運動指導員至100個社區推動執行。
(七) 開放敬老卡
為提升敬老卡、愛心卡使用率,本縣自112年7月起開放敬老卡、愛心卡點數補助搭乘臺鐵,方案內容為進、出站臺鐵為嘉義縣市轄內各火車站(大林、民雄、嘉北、嘉義、水上、南靖),車資半價後,單趟最高可扣抵點數200點。
(八) 嘉義縣銀髮街舞團CYC1717成立
為展現銀髮族不同風采,本縣規劃「舞動銀光創意舞團培訓計畫」,號召銀髮人力共組街舞團,112年7月30日舉行海選,最終選出25名舞者,平均年齡65歲,因成員年齡總和為「1717」,故命名為「CYC1717」 (嘉義一起一起),舞團每週訓練,期跳出年齡框架,並預定112年12月正式公開出道展演,展現CYC1717的才華和決心,CYC1717一起一起,舞動銀光!!
(九) 佈建六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強化服務量能
為提高社會服務的即時性與近便性,佈建六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以建構在地支持系統與資源,每區中心依據人口數配置社工6至9名不等,提供福利諮詢、脆弱家庭個案管理服務、館舍服務活動等,並建構「家庭為中心、社區為基礎」之服務模式,整合社會救助與福利服務之一站式窗口。
(十) 村里集會所、活動中心及村里廣播系統補助計畫
112年度村里集會所、活動中心及村里廣播系統補助計畫,計核定廣播系統22案,經費191萬6,000元,集會所活動中心13案,經費839萬2,000元。藉以健全本縣地方村里基層建設,並提升村里民眾集會品質,強化政令宣導效能及完善災防、收容系統之必要設施。
(十一) 嘉義縣獎勵興辦社會公益事務績優宗教團體實施計畫
為引導本縣宗教團體善用大眾捐獻投入社會公益事務,增進全民福祉,本府協助輔導縣內寺廟辦理公益慈善活動,並訂有「嘉義縣獎勵興辦社會公益事務績優宗教團體實施計畫」,對積極投入社會公益事務之宗教團體予以獎勵表揚。112年8月25日更與內政部共同舉辦「112年全國宗教團體表揚大會」,由蔡英文總統親臨致詞,感謝各界宗教團體從事公益活動對台灣社會帶來實質貢獻;本次活動共有174個宗教團體獲獎,全台各界約有500位宗教人士參加,其中本縣新港奉天宮、新港六興宮、朴子配天宮、梅山玉虛宮、溪口開元殿及水上奉天宮濟公廟亦獲得宗教公益獎表揚,活動圓滿完成。
(十二) 維護勞工權益,促進特定對象就業
1. 本縣持續對事業單位實施勞動檢查及辦理法令宣導會,截至112年9月12日共計檢查320家,辦理4場宣導會;設立便民勞資爭議調解服務,協助民眾快速解決紛爭,勞資爭議調解中心已轉介100件,調解83件,和解率67%。
2. 設有身心障礙職業重建管理服務單一窗口以及銀髮人才服務據點,由專業人員運用職涯諮詢、就業輔導、職務再設計、職業訓練及職場見習等服務,協助特定對象順利就業;112年7月首創身障者工作小黃服務,幫助更多身障者踏出家外進入職場。
(十三) 加強外國人多元就業服務法令宣導
1. 發函嘉義縣仲介業共20家及事業單位共40家宣導做好登革熱防疫措施。
2. 112年8月10日、8月23日、8月24日、8月28日及9月5日辦理5場次就業服務法令劇團宣導,藉由活潑、幽默的話劇演出與有獎徵答,提升民眾對就業服務法令與外國人相關法令的認識,落實外國人管理與輔導工作,灌輸民眾聘僱非法外國人之嚴重性,使之依循合法程序聘僱合法外國人,並減少社會問題。
3. 112年7月8日、8月5日辦理外國人歡唱聯誼暨就業服務法令宣導,加強外國人法令知識與培養正當休閒活動,俾能透過該活動之執行,使外國人能在閒暇之餘培養正當休閒娛樂,以增進社會安定與外國人在台適應能力,減少外國人引進所衍生之社會問題。
(十四) 打造嘉義縣優良就業環境,辦理職業安全衛生推動計畫
1. 112年5月3日至6月16日至各局處進行職業安全衛生業務輔導,並訂定嘉義縣推動職業安全衛生考核管理項目,以利執行管考。
2. 執行中小企業工作環境輔導改善計畫,已輔導219家事業單位及成立7家安衛家族約103家事業單位及辦理5場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及1場丙種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課程。
(十五) 客製化就業服務,全方位接軌職場
1. 前進校園,就業佈署
帶領大專院校青年實際進入大成長城企業、佐登妮絲、義興醬業、宥俐國際公司大林拾粹院等企業內部進行觀摩參訪,協助瞭解工作內容及環境,弭平想像與現實落差,促進青年穩定就業,112年度預計辦理5場次,112年5月份開始辦理,已於112年5月23日、6月27日、9月20日及10月2日陸續辦理4場次;另與知名劇團合作深入各大專院校、高中職及國中,透過趣味結合戲劇的形式宣導,112年度辦理7場次共計308人參加,112年5月開始進校園辦理求職防詐騙宣導,已辦理15場次宣導,共計1,835人參加。
2. 虛實併進,雙軌徵才
針對縣民就業需求,邀集缺工廠商辦理2場實體就業博覽會,透過與企業代表面對面會談,凝聚認知共識,進而媒合就業,112年度邀集84家廠商設攤,提供2,659個職缺,共3,506人參加,投遞履歷1,251份,媒合882人,媒合率達7成;另與人力銀行合作建置「嘉義縣產業徵才專區」,提供求職民眾與返鄉青年線上就業管道,112年共釋出1萬2,539個職缺,履歷投遞數為3萬3,248份,成功媒合數為2,354人,112年將持續辦理。
3. 賦能訓練,接軌職場
爭取中央經費辦理失業者職業訓練,並於結訓後協助媒合就業,112年擴大開設至15班,創新針對本縣重點推行之無人機產業,試辦證照訓練班課程,已開訓12班、結訓5班,計345人參訓、135人結訓,尚處於就業輔導期;另針對較為缺工之長照產業,辦理專班訓練課程,積極鼓勵照顧服務員取得訓練證書並媒合就業,112年照服員專班及用人單位自訓自用訓練共核定12班,已結訓12班,共332人結訓並核發結訓證書。
(十六) 促進青年發展,紮根嘉義
1. 打造友善創業環境,力挺青年創業
建置「嘉義縣青年孵化讚」一站式服務平台,整合青年發展最新活動訊息、青年故事、課程培力、貸款申請、提供業師輔導及個案諮詢等資源,共計輔導161人次。另為陪伴及鼓勵青年創業,發展出符合在地的營運模式,112年建立5個在地創業培力實體據點,辦理創業課程、小聚、工作坊及成果發表會,並結合導入業師輔導。
辦理「嘉義縣青年創新創業獎勵補助計畫」,每案最高補助40萬元,協助在營運初期能儘快站穩腳步、發展出成熟的營運模式,第二屆共培植11組青年團隊,藉由縣府創業資金挹注,讓青年成功創業及轉化營運模式,青年創業路走得更穩固、更長遠。
2. 培力青年多元發展,挹注年輕活力
112年度「嘉我好漾」青年綜合發展計畫,係針對欲創業、二代企業、職涯探索及想在職進修之青年,以青年共學之方式,讓青年們互相經驗分享及交流,已辦理24堂青年線上課程、6場青年產業觀摩小聚、1場起跑活動、1場青年名人論壇及1場青年工作坊,並暫定於112年10月24日於長榮文苑酒店辦理青年成果展。
112年度「嘉點好漾-嘉鄉的100種美好生活提案競賽」,盤點本縣各鄉鎮特色,規劃出「地方發展組」與「產業推廣組」2主題,辦理美好生活提案創業競賽,透過培力課程及個案諮詢,輔導青年聚焦創意發想及計劃書撰寫,更輔以創業沙龍講座及資源分享會,藉由學習交流開拓青年視野與充實跨領域知識能力,創造符合青年創業、返鄉就業及發展之方案與機會。
112年度「個人品牌影音行銷研習營計畫」,為補充傳統紙本履歷不足,增進青年族群職場競爭力,創新辦理個人品牌影音行銷研習營,於112年8月透過3天2夜營隊活動,協助本縣49名青年透過影音、直播、Podcast等方式建立個人品牌,並製作影音履歷加強自我行銷能力,進而接軌職場、穩定就業。
八、 推動防疫樂活,提升醫療衛生
(一) 登革熱防治
本縣本土確診案24例(竹崎鄉7例、梅山鄉6例、大林鎮5例、民雄鄉4例及太保市2例)及境外移入1例,均依規定進行疫調、家戶孳清衛教、緊急化噴及健康監測31日。
112年7月14日召開本縣登革熱防治跨局處整備會議,112年8月4日成立應變中心並召開3次應變會議,針對群聚鄉鎮(2例以上)由公所成立應變小組,目前竹崎鄉、梅山鄉、大林鎮、民雄鄉已成立因應。
全縣71家NS1快篩試劑合約院所提供篩檢服務,並訂定通報獎勵機制,經檢驗確診通報醫療機構、通報人員、民眾皆可獲通報獎金500元。
112年8月11日公告本縣孳生源清除及相關防疫措施,至112年9月15日止共開立改善單149張,裁罰1張。
(二) 醫療機構管理
衛生福利部朴子醫院申請「東石院區興建計畫」經本縣醫審會通過,提報衛生福利部審查會議已核定,目前行政院審核中。
衛生福利部112年8月2日許可「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雙福基督教醫院」於民雄鄉民文段484、484-1地號設立急性一般病床45床,持續輔導規劃辦理。
(三) 智慧科技健康嘉義
啟動行動醫療3.0,111年全國首創打造綠能婦女保健專車及樂齡醫療專車,結合智慧科技升級醫療篩檢量能,112年7月與嘉義長庚醫院、長庚大學、台塑企業暨王長庚公益信託、財團法人慶寶勤勞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攜手合作打造遠距智慧眼底普篩及照護系統,以智能科技儀器透過社區巡迴篩檢服務,運用雲端及眼底AI判讀技術,於行動醫療場域進行篩檢、診斷、照護一條龍服務,112年7月1日至9月11日,累計篩檢數1,369案,其中449案為需轉診確認個案。其中會影響視力白內障5人、青光眼355人、非增殖性視網膜病變43人、前增殖性視網膜病變11人。
(四) 胃癌防治
縣府編列270萬元,自112年7月1日起結合嘉義長庚醫院及大林慈濟醫院,於3+1行動醫療及複合式健康篩檢場域提供鄉親檢測胃幽門桿菌,50至69歲(43至62年次)民眾都可在巡迴檢測中免費使用,若篩出陽性患者,將轉往長庚、慈濟醫院進行追蹤及治療。胃幽門桿菌篩檢自112年7月1日至8月31日累計篩檢數1,285案,其中329案為陽案。
(五) 行動藥管嘉
打造友善用藥環境,長者健康有保固持續推動行動藥管嘉-藥事照護服務提供符合長者需求的各項服務,成效有成,獲中央主管機關肯定,分獲全國5大獎項:藥事照護服務楷模獎、麻黃素製劑流通管理楷模獎、藥政稽查貢獻獎、中藥事實證明審查績優獎、推動藥局無障礙服務優異獎。
(六) 本縣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配置心理諮商室、團體治療區、舒活衛教區及職能治療區等,提供個案管理、家庭訪視、心理諮商、團體治療、護理評估及憂鬱篩檢等服務;112年5月至9月於19處心理諮商站(18鄉鎮市衛生所與中心),由專業心理師一對一心理諮商服務,共服務183人次(58人)(含夜間諮商19人次)。受理網絡單位或專線進案心理諮詢服務110人。
為促進民眾心理健康,心衛中心結合網絡單位,針對65歲以上長者、18歲以下青少年、孕產婦等社區民眾,按季規劃春、夏、秋、冬之心理健康促進課程(互動式遊戲、角色扮演、微電影賞析、舒活身心靈講座)等,112年5月至9月共辦理6場次計260人受益,並發布新聞稿11則進行宣導鼓勵民眾參與。
九、 實踐環境保護,守護乾淨家園
(一) 持續改善本縣空氣品質
本縣空氣品質健康戶外活動日數比率(AQI ≤ 100)為88.0%;PM2.5平均濃度為每立方公尺18.3微克,為雲嘉南空品區最佳。環境部已核定「嘉義縣布袋鎮觀光魚市(含布新國小)空氣品質維護區移動污染源管制措施」,後續依規定辦理公告。新港鄉溪北六興宮於112年8月28日起納入「嘉義縣寺廟環境友善維護示範區管理措施」,本縣既有3處(新港鄉奉天宮、朴子市配天宮及新港鄉溪北六興宮)環境友善維護示範區,皆須符合該措施第2階段管制(個人或團體每日之燃放鞭炮數量以十箱為限),將加強宣導周知,以提升空氣品質。
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本縣訂定減量目標,於2025年減量10%(排放量小於518.75萬公噸CO2e),2030年減量24±1%(排放量小於435.52萬公噸CO2e),2050年達淨零(碳中和+負碳),邁向2050淨零碳排願景。
(二) 本縣鹿草焚化廠進行升級整備工程持續進行
本縣鹿草焚化廠於111年即進行升級整備工程設計,於112年9月至12月開始進行主設備第1階段升級整備工程(1號爐爐床汰換、空氣污染防制設備、發電機更新、中央控設備等等),113年9月至12月執行第2階段工作(2號爐爐床更新及其他設備等)。
鹿草焚化廠為全台唯一更換新型爐床的焚化爐,汰換設備後可有效抑制燃燒結塊發生,同時可避免日後無備品可替換窘境;更換新型發電機可提高效率,降低污染排放以及穩定運轉;採用新型空氣污染防制設備可降低污染物排放,將氮氧化物從舊設備的80ppm降低到50ppm以下。
本次鹿草焚化廠升級整備工程,委託日本技師駐廠執行新型焚化爐床設備安裝,同步更新發電機及空污防治設備,升級整備工程完工後,鹿草焚化廠將成為國內整備升級規模最大、金額最高、空污排放最嚴格的大型焚化廠並再持續為縣民服務20年。
(三) 維護環境衛生提升縣民生活品質
112年環境品質提升措施再進化,提出「村里清潔大作戰」,各鄉鎮市每月擇1村里進行深度大掃除,並提出因地制宜的改善規劃,進行深度的環境大掃除,徹底解決在村里內長期環境衛生問題,現已執行清理96次村里共清理約168噸垃圾,另針對本縣村里進行第二次村里生活大調查,持續推動髒亂點環境認養。112年也向中央爭取4,013萬元經費補助修繕14處機關、公共設施公廁改善工程,讓本縣的公廁品質提升、民眾使用上感到舒適。
十、 警消動能提升,治安救災到位
(一) 強化偵防效能,保護縣民生命、財產安全
1. 本期受理全般刑案2,123件,與111年同期相比,受理數增加196件,破獲率增加0.55%;本期本轄重大刑案發生7件,破獲8件,重大刑案全數偵破。
2. 貫徹「把竊盜案當大案辦」,「轄區治安不容挑釁、刑事案件最快速度偵破」的期許,本期全般竊盜案件發生數315件,與上期比較,竊盜案件發生數雖增加31件,破獲率達100%,顯示本縣於竊盜案件防制及查緝工作有顯著成效。
3. 本期詐欺案件發生228件、破獲232件,破獲率101.75%,查緝詐欺集團16件130人,較111年同期增加20人,顯見本縣打詐能量亦有所提升。
4. 本期金融機構計攔阻詐騙98件,攔阻金額3,872萬3,799元,除由分局
即時前往營業處所頒獎表揚,並利用縣府治安會報邀請阻詐有功人員,頒發獎牌、獎金及禮品,並發布新聞,感謝行員警民合作,維護民眾財產安全,提升行員榮譽感。
5. 本期查獲各類毒品犯罪368人,查獲毒品總重量22,714.53公克,另查獲重大毒品案件方面,查獲犯嫌蔡○緯持有第一級毒品海洛因5,203.23公克、查獲犯嫌簡○育等3人持有毒品咖啡包1,464包、查獲犯嫌賴○毅持有喵喵原料1,897.62公克等案,彰顯警察局查緝毒品量能。
6. 本期查獲非法持有非制式槍枝6枝、模擬槍1枝,將持續積極檢肅查緝,避免槍砲彈藥衍生治安問題。
7. 本期查緝黑幫組織犯罪計5件42人;上述犯嫌於本轄從事恐嚇取財、暴力討債等犯行,經警察局專案檢肅、強勢執法,有效打擊黑道幫派氣焰。
(二) 推動建置錄影系統,社區e化聯防機制及輔導成立守望相助隊
1. 本縣重要路口監視器計1,037處,5,154具攝影機,其中1,629具攝影機
搭配車牌辨識系統,本期經統計調閱監視器協助破獲刑案共計238件,成效良好。
2. 112年度建置案計400萬元,共建置35處路口、110具攝影機,並將部分
原有機組增設鏡頭,以加強重要路口錄影監視系統之功能,全案於112年8月11日申報竣工,驗收中。
3. 成立守望相助隊為107年提出的重要政見,107年至111年已輔導成立30隊,目前本縣輔導96隊運作中,巡守隊員共計2,085人。
(三) 落實交通安全宣導,取締重點為重大交通違規
1. 本期取締「酒後駕車」等重大交通違規12,164件,透過執法降低交通事故發生。
2. 前往各級學校及社區治安會議、村里民大會、民眾聚會場所實施交通安全宣導,本期計宣導21場次。
3. 將持續透過執法、宣導作為,以防制交通事故發生,維護縣民安全。
(四) 舉辦「暑假期間青少年有益身心健康活動」
1. 為鼓勵青少年暑假期間參與有益身心健康的戶外活動,112年7月15日於
東石高中舉辦青少年籃球三對三鬥牛比賽活動,提供青少年正向體能競賽
及學習團隊精神,並藉此宣導反毒、反詐騙、反暴力,營造優質之少年成長環境。
2. 為提供青少年一個創意發想平台,讓獨具創意互相激盪、點子相互輝映,讓創意的藝術種子深植於青少年的心靈及日常生活當中,112年8月20日於協同中學舉辦青少年才藝競賽,提供青少年展演舞台,並藉此宣導反毒、反詐騙、反暴力,營造優質之少年成長環境。
(五) 保護婦幼安全
舉辦婦幼人身安全宣導48場次,受理家暴案件885件,性侵害案件35件,違反保護令案件55件;根據統計,警察機關處理家暴案件數有逐年上升趨勢,為保護婦幼安全,要求警察同仁受理報案應主動積極查處,並秉持「公正執法」、「保護被害」、「網絡合作」之精神,期強化社會安全網之功能,創造本縣為安全、宜居的城市。
(六) 設置「少年問題諮詢熱線」
為落實推動「進步價值」及「苦民所苦」政策,加強提升所職掌之工作量質。青少年犯罪或被害往往造成當事人及家長深切之傷痛,讓學生安心、家長放心,警察局少年隊設置「少年問題諮詢熱線」(05-3621596),以提升縣民及青少年朋友對少年安全之認知,便捷獲取自我保護及預防危害觀念的法律保護管道,24小時接聽民眾的問題與心聲。
(七) 獨居長者關懷協助
基於縣政一體、行政協助、團隊關懷精神及「視民如親」等同理心服務長者,由員警利用勤區查察及巡邏等勤務機會,主動關懷、訪視轄內獨居老人並適時加強防詐騙、防搶、防竊等預防犯罪宣導,有效提升獨居長者的安全感與幸福指數,本縣目前需關懷、訪視獨居老人計有1,284人,本期主動關懷、訪視轄內獨居老人累計5,316人(次);特殊處遇或具體優良事蹟11件(緊急救護3件、關懷協助6件、走失協尋2件)。
(八) 防災整備作業
1. 112年5月2日上午10時30分於消防局2樓會議室舉辦「嘉義縣政府112年災害防救演習兵棋推演暨災害應變中心動員演練」。
2. 112年災害防救演習於5月30日於嘉義機場附近官舍空地及空軍退員社區旁空地演練空難災害相關作為,並於北回國小活動中心演練收容作業。
(九) 緊急應變作為
1. 「杜蘇芮」颱風於112年7月23日形成,7月24日下午14時30分召開颱風整備會議,7月25日下午14時30分研判7月26日0時颱風可能侵襲嘉義海域,即於7月25日17時三級開設,並於7月26日0時劃定海區警戒區公告,7月26日上午9時研判氣象局對本縣可能發布陸上颱風警報,於7月26日14時二級開設並召開颱風工作會報,使指揮官了解各單位防災應變辦理情形,於7月26日18時一級開設,由本府相關單位、事業單位等人員進駐應變處置,至7月28日17時30分恢復常時三級開設,本縣圓滿完成各項應變作為。
2. 「海葵」颱風來襲,於112年9月1日17時15分召開颱風整備會議,同日18時成立三級開設,9月2日18時提升為一級開設,由相關編組單位派員進駐應變中心,9月3日8時召開第1次颱風工作會報,9月4日18時15分召開第2次颱風工作會報,20時30分降為三級開設,23時30分降為常時三級開設,本縣圓滿完成任務。
3. 「0910豪雨」嘉義縣災害應變中心開設期間,重大救援案件
(1) 水上鄉中和交流道往白河方向(平面道路)有民眾淹水受困案件,消防局共計派遣10車24人4船艇及申請嘉義市消防局11車28人4船艇前往救援,救災人員抵達現場以救生艇等方式救援,共救出32人;9月11日6時59分則另發現有1名男性年約70歲及1名女性年約70歲受困車內,已無呼吸心跳,立即再派遣人員擴大範圍清查相關車輛共21部,均未發現有人員受困。
(2) 112年9月10日竹崎鄉文峯村溪心寮13號後方有土石崩塌,並有往生者大體遭掩埋,消防局共計派遣8車15人次前往救援及搜索,並於9月11日11時06分發現大體並將其救出,後續交由家屬及葬儀社處理。
(3) 消防局累計出動消防人力80名、各式救災車輛39輛、求生船艇7艘、救出人數計32名。
(十) 提升災害救災能力
1. 為提升本縣搶救困難場所地區火災搶救能力及效能,確保民眾生命財產安全,針對狹小巷道救災車輛不易進入地區及高危險對象物場所(儲放公共危險物品、毒性化學物質運作場所、一定規模以上工廠或機關、石化工廠、歌廳、舞廳、戲院、酒吧、大賣場、旅館、醫院、古蹟及歷史建築等),訂定火災搶救計畫,由消防局各分隊每月挑選2處以上場所辦理搶救演練,並加強宣導用電安全、滅火器使用及避難逃生等概念,提升民眾自主用火、用電及相關防火意識。
2. 為因應本縣各類型山域意外及日趨頻繁之事故搶救,提升山域事故搜救人員的山域搜救技巧及能力,112年5月31日至6月1日辦理112年度上半年山域救援訓練暨特搜隊複訓,藉此增進搜救人員於山域事故發生時,能有效運用專業技能執行搜救任務,並為消防局成立山域專責隊預做準備。
3. 災害防救團體為推動防救災之協勤民力資源,於111年至116年爭取中央預算共計647萬元規劃充實其救災裝備器材;另為強化專業防救災技能,依災害防救志工之專業類別,規劃辦理跨領域之強化複合式專業訓練,建立明確的願景及積極主動的教學結構,跳脫傳統的制式學習,以引導的方式,不間斷地複習搜救技能與學習新知,並在搜救訓練的基礎上加強救災技能的深度與廣度,讓受訓者釐清自我的救災職能價值,提升團體或組織的防救災能量與凝聚力,藉由訓練帶入互惠互助的理念,進而影響災害防救志工,除了具備自救技能,強化自身防災避難能力外,當災害來臨時,除了政府的救援外,還可於第一時間自行脫困及進行簡易救援協助他人,減緩人命傷亡及減輕消防人員負擔等效能,奠定防救災力量自救及互救之堅實基礎。
4. 加強特搜人員消防救災技能,有效提升災害搶救能力
(1) 112年5月21、27日及6月10日辦理嘉義縣消防局112年特種搜救隊第3次專業演訓暨嘉義縣義勇特搜隊112年第2季常年演訓,共計72人參訓。
(2) 112年8月28日及8月29日,於屏東縣政府消防局特種搜救大隊辦理112年度下半年特種搜救隊複訓。
(3) 112年9月5日參與桃園市政府消防局辦理「特種搜救隊國家認證計畫(NAP,National Accreditation Process)」36小時不間斷模擬訓練。
參、結語
本府明(113)年度歲出預算編列依據撙節原則,審慎核編332億2,300萬元,人事費137億8,108萬元約佔41.48%;社會福利支出(不含人事費)65億8,313萬元約佔19.81%;人事費及社會福利支出須編列之經費,共約佔113年度總預算61.29%。
本府明(113)年度歲入可靠財源為332億2,300萬元,較上年度增加58億1,000萬元,主因為計畫型補助收入較112年度增加37億2,000萬元;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及一般性補助款補助皆有增加,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增加5億8,663萬4,000元,一般性補助款增加6億54萬元,整體預算已達收支平衡,無需再編列舉債數額。
由於自有財源較為不足,本府持續爭取中央政府計畫支持,也致力進行節流措施,期能彌補歷年累計財政收支缺口並加強償債,穩健財政發展。
章梁再次感謝議員先進,對於縣府團隊的指導建議,我們將繼續努力帶動本縣進步發展,提升鄉親生活品質,讓嘉義縣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最後敬祝大會圓滿順利,謝謝大家!